期刊简介
1987年10月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预防。栏目:述评、人物述林、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病毒检测、医药信息等。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基层工作者。 80页,单价16元。统一刊号CN11-2866/R,邮发代号18-224。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866/R
- 国内刊号:11-286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基于荧光微球的多元核酸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评价
闫芳域;殷强玲;李阿茜;芜为;李川;梁米芳;李德新;李建东
关键词:病毒病, 荧光微球, 核酸检测, 非洲, 液相芯片
摘要:目的 建立非洲地区较为高发的7种重要病毒病基于荧光微球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完成初步的评价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引起裂谷热、黄热,马尔堡,埃博拉、拉沙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和基孔肯雅热等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结合前期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计合成特异性多重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建立基于荧光微球的核酸检测方法,采用化学合成DNA和体外转录RNA等方法制备相关病原体模拟样本和参考品,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利用30份登革热、汉城出血热等疑似患者标本和32份正常人血标本评价特异性.结果 所建立的基于荧光微球的针对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核酸检测方法可特异性检出相应病原体核酸,检测限可达102 ~105拷贝/μl,特异性为100%,组内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下,组间变异系数在15%以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 初步建立了基于荧光微球的7种非洲多发病毒病核酸检测方法,为相关疑似传染病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