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7年10月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预防。栏目:述评、人物述林、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病毒检测、医药信息等。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基层工作者。 80页,单价16元。统一刊号CN11-2866/R,邮发代号18-224。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866/R
  • 国内刊号:11-286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剑桥科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年第02期

长效重组人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袁武梅;郑丽舒

关键词:
摘要: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在细菌或病毒刺激下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是由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糖蛋白,是机体防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细胞来源和受体的不同,干扰素可分为Ⅰ、Ⅱ和Ⅲ型.Ⅰ型包括IFN-α和IFN-β,其中IFN-α有二十余个亚型,IFN-β仅有一个亚型,Ⅰ型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Ⅱ型只有IFN-(γ),且只有一种亚型,除具有抗病毒作用,抗增殖活性外,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免疫调节作用.Ⅲ型包括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其中Ⅰ和Ⅱ型干扰素已被批准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2003年发现的Ⅲ型干扰素,尚未被批准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