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87年10月创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病毒学专业学术期刊,报道医学病毒学的应用及基础理论研究,人类病毒性疾病预防。栏目:述评、人物述林、病毒学、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儿科学、免疫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病毒检测、医药信息等。读者为本专业科研人员、老年医学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的科研人员;高、中等医药院校的有关教学人员;病毒性传染病的临床医师;生物制品工作者;各级卫生防疫工作者;临床检验工作者,以及与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防治有关的基层工作者。 80页,单价16元。统一刊号CN11-2866/R,邮发代号18-224。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866/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866/R
邮发代号: 18-22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管单位: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866/R
- 国内刊号:11-286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CpG ODN激活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CD4+T细胞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硫代修饰的含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ODN)作为佐剂对慢性HBV感染者PBMC和CD4+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慢性HBV感染者20例分成两组,免疫耐受组和免疫清除组各10例,用CoGODN、HBsAg、M[CpGODN+HBsAg]分别与同一感染者的PBMC和CD4+T细胞孵育,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两种细胞IFN-γ的分泌情况,以斑点数的多少来评......
作者:向天新;邬小萍;李明慧;谢尧;黄家淦;马小艳;李小权;张斌 刊期: 2008- 04
-
Ad5F35-LMP2重组腺病毒修饰DC体外诱导特异性T细胞免疫的研究
目的了解含有EB病毒潜伏膜蛋白2的非复制型重组腺病毒(AdSF35-LMP2)修饰的DC能否在体外诱导LMP2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方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细胞因子诱导下生成树突状细胞,Ad5F35-LMP2感染树突状细胞后激发同源的T细胞,MTT法检测其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及激活的特异性CTL对表达LMP2的人CNE-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结果Ad5F35-LMP2能有效感染树突状细胞......
作者:莫武宁;周玲;王湛;唐安洲;黄光武;曾毅 刊期: 2008- 04
-
甘肃省2000-2007年度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掌握我省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在6所国家级哨点医院门诊内、儿科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和在全省开展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采集流感样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或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2000-2007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人数的5.16%,从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及暴发疫情共采集标本638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43份,分离率14.77%,其......
作者:李红育;于德山;陈建华;刘学珍 刊期: 2008- 04
-
人巨细胞病毒UL150基因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研究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ns,HCMV)UL150序列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探讨HCMV基因多态性与其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9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检测HCMV-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UL150全序列PCR扩增,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在29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25株PCR扩增阳性.其中......
作者:吉耀华;阮强;何蓉;齐莹;马艳萍;孙峥嵘;刘庆;王继东 刊期: 2008- 04
-
早期HIV-1感染env基因的动态变异研究
目的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
作者:刘胜牙;邢辉;张远志;阮玉华;全宇;朱家鸿;邵一鸣 刊期: 2008- 04
-
维百氏康空气健康剂抗流感病毒初步研究
目的进行维百氏康空气健康剂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样品与100TCID50的病毒液等量混合,37℃中和30min,取适量接种于含维持液的细胞孔内,一式3孔,设病毒对照、细胞对照和不同稀释度样品对照,置37℃CO2培养箱,逐日观察CPE,当病毒对照组CPE出现++++时终止试验,测定血凝程度.结果样品原液的1∶60,1∶120,1∶240,1∶480可100%灭活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原液......
作者:赵素兰;王荣华;李洁;邱雪莲;陈杰鹏;周玲;叶淑清;林京;李风生;赵华 刊期: 2008- 04
-
EB病毒感染和p16INK4a蛋白过表达与胃腺癌的关系
目的探讨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与p16异常表达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EB病毒潜伏感染膜蛋白-1(LMP-1)和p16蛋白在97份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结果97份胃腺癌组织中30例LMP-1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0.9%,EBV阳性率与患者性别、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期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p16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过度......
作者:王萍;张庆;杨金凤;承泽农;张珂;于东红 刊期: 2008- 04
-
TAT-HBX-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在小鼠肝脏内的跨膜分布
目的高效表达TAT-HBX-EGFP融合蛋白,研究其在小鼠肝脏内的分布.方法构建TAT-HBX-EGFP重组载体,IPTG诱导使其在BL21中大量表达;蛋白经Ni柱纯化后注射入小鼠体内,免疫荧光观察TAT-HBX-EGFP融合蛋白在小鼠肝脏的分布.结果TAT-HBX-EGFP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高效表达;HBX蛋白可以在TAT的引导下进入小鼠肝脏.结论TAT引导肽可以将HBX蛋白引导至小鼠肝脏.......
作者:石英;魏飞力;柳雅立;计云霞;吴昊;陈德喜;周育森 刊期: 2008- 04
-
河南省漯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别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确定流行于河南漯河地区的乙肝病毒的基因型的基本情况.方法采集河南漯河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利用PCR扩增得到HBV的S基因;用DANSTAR软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基因型.结果约75.7%样本的HBVS基因序列位于HBV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C,约20%的样本其S基因位于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B,近4.3%的样本其S基因位于系统发生树的基因型D.结论流行于河南漯河......
作者:王福青;黄小蕾;李爱琴;王建国;张福华;崔燕兵;伊瑶;陈斯勇 刊期: 2008- 04
-
细胞适应株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系统辅助质粒的构建
目的构建细胞适应株狂犬病病毒反向遗传系统中所需的4个结构蛋白辅助质粒.方法利用RT-PCR方法扩增细胞适应株狂犬病毒的核蛋白(N)、磷酸化蛋白(P)、糖蛋白(G)、转录大蛋白(L)基因,测序结果正确后,分别连接表达载体,构建反向遗传所需的4个功能性蛋白辅助质粒.结果成功扩增4个结构基因,经测序完全正确,并成功构建反向遗传体系中N蛋白、P蛋白、G蛋白、L蛋白的辅助表达质粒,酶切鉴定完全正确.结论成功......
作者:黄莹;扈荣良;唐青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2 短双链RNA对柯萨奇B组3型病毒体外感染的抑制作用研究
- 3 中国部分甲肝病毒流行株结构蛋白VP3-VP1区基因特点分析
- 4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3年效果观察
- 5 用RACE技术对一株肠道病毒3'端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
- 6 SARS冠状病毒N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在SARS诊断中的应用
- 7 HAV 3a与3d融合蛋白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抗原活性的研究
- 8 负载Ad5-HIVgag/env的DC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研究
- 9 血清GP73和AFP-L3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 10 云南省2006-2015年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进化特征分析
- 11 提高早期发现能力加强我国登革热防控工作
- 12 CAS基因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BV感染的关系
- 13 乙型肝炎病毒活性RNase H酶的表达纯化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14 《中华医药杂志》征稿
- 15 河北省鼠携带汉坦病毒G2片段基因分型及序列特征分析
- 16 人博卡病毒外壳蛋白(VP3)的重组表达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17 西尼罗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8 含HPV16 E6E7突变融合基因DC疫苗的抗肿瘤效果研究
- 19 侯云德院士荣膺国家高科学技术奖
- 20 RSV毛细支气管炎及其后反复喘息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